星期六, 7月 30, 2011

編輯是二次創作,重要性不亞於作家的文稿 (轉貼)

文/zen(本文發表於台灣出版資訊網)


編輯文稿集…

前一陣子和一位資深外包編輯聊天,對方說自己手頭上正在執行的一個案子,碰到了一些事情。事情經過大意是這樣的,這本準備出版的新書,文章原本都在報紙上以「專欄」的形式發表過了,簡單說,就是專欄文章集結出書。

不過,原來的作者似乎不滿意文章在報刊登出時所作的刪改以及對於文章標題、小標的調整,於是給了出版社編輯自己的原始初稿。

承攬這個案件的朋友則認為,那些個文章以報紙專欄的形式呈現時或許閱讀效果不錯,但如果單一作者之文稿集結成書,可能在閱讀效果上會比較「乾澀」(Dry)。因為,報紙閱讀還有其他同主題的相關文章可以搭配一起讀,好像吃很多高明的廚師一起創作滿漢大餐(稍差的還能躲藏其中,不被發現),根據他的專業判斷,作品集則像單一料理人拿一種食材做各種烹煮變化,廚藝得夠高明,才不會讓作品顯得單調。

因此,朋友認為文稿應該經過「編輯」、「潤校」、「下標」、「增補」,提升文稿的完整度,最後的呈現效果會比較好。

然而,當完成編輯工作回一校稿給作者看時,作者表示不希望編輯動他的文稿,直接按作品發表時序編排就好,希望把所有東西都改回來。


文稿集結,是門考驗編輯功夫的專業工作

一般人(甚至是作家)可能以為,出文集有什麼困難的,只要把文章收集起來,做成一本書就好。

其實,文集的出版,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畢竟報章專欄文章的呈現方式,和集結成書以後有相當大的差異性。若不從「編輯」的角度,從「書」的角度考慮閱讀效果的呈現問題,最後書編出來可能慘不忍睹。

編輯的專業與作者的創作,該如何拿捏,的確是個大問題。究竟應該尊重作者的創作一字不漏地全部留用,還是相信編輯的專業放手讓編輯去「編輯」文章?類似兩難,想必不少編輯朋友都碰過。

我自己是傾向相信編輯專業,放手讓專業編輯去處理。

作者的專長是創作文稿,加上專欄寫作有時效性的限制,作品水準其實很難完全保持一致,而且但難免百密一疏,更別說在將文稿整理成冊出版時的考量,和單篇文章的發表,完全不同。

我們都看過一些原本單篇分開來發表並不特別出色或引人注目的文章,集結出版成書後卻成為熱門暢銷書,反之某些專欄文章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時文章頗受好評,集結出版後銷售反應卻是平平的例子。

不少人都覺得專欄文章集結出版後銷售狀況平平,是因為那些文章都在報章雜誌或網路上看過了,但同樣的理由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同樣是專欄文章集結,某些人的作品卻能賣得很好?

我認為關鍵就在於文稿的「編輯」工作是否到位。


文稿集結成冊的做法

根據我的觀察,一般來說,報章雜誌上連載的專欄文章集結成書時,大致上有下列幾種作法:

1.設定一段時間,例如一年,將這一年內該專欄內的文章,按照發表時間,安排先後次序,集結成冊,僅針對文章的標題、文稿進行潤飾(甚至不潤飾,直接採用報刊發表的版本或作者初稿)。坊間大多數知名暢銷作家的書籍都是以這類方式出版,例如天地圖書替蔡瀾出版的散文小品。

2.不設定時間,而是根據文章屬性,只要是同一作者在報章雜誌網路上的同質性專欄所發表的文章,就都收錄。

3.設定主題後,根據主題(框架),從作者所發表過的文章中,尋找適合編輯成冊之文章,找到文章後再分門別類,編排章節。

最近一兩年香港天地圖書與大陸的山東畫報出版社,替蔡瀾出版的散文集,就是採用第三種作法,根據主題重新編輯,試圖將原本散落在不同時間、報刊雜誌上的同主題文章作更為有系統的編輯,讓書不僅只是散文集,更是專門性著作。

以往蔡瀾的作品集只是根據時間匯聚成冊,書名全都是四字口訣的成語/俗語,看不出書籍內容之方向,近來所出版的卻是針對菜瀾精通的日本、電影、食經做了細緻的分類,讓蔡瀾的短篇散文成了飲食學、電影學、旅遊學的重要作品。

第三種專欄文章集結成冊的辦法,透過編輯的專業,對文章進行修剪、編排,可以幫助專欄作家進行思想的系統化整理,透過主題與章節分類,提升書籍的可看性、深度保存價值。

由於大多數專欄作家多半為了填滿版面,想到甚麼就寫甚麼,題材較散,若只是將報章雜誌上的連載專欄以時間/篇幅作為彙整依據,簡單的集結,出書後對讀者來說的典藏價值不大。

今天是個專業分工的時代,縱然一個作者是專攻某一領域的文稿撰寫,也很少人有大前研一事先規劃專欄集結出版所需之架構與論點的能力,大多是隨波逐流地看到甚麼時事或自己最近碰上甚麼事情,以此為引,天馬行空的去寫,看不出章法與架構。

不是說這樣的文章不好,只是當這類文章要集結成冊出版時,通常在閱讀上會顯得較為平淡、乾澀一些。如果說讀報章雜誌的專欄像是吃合菜,那麼讀文集作品就等於是要讀者只吃一味菜的各種變化炒法,除非這名作者的功力了得(像是董橋、舒國治這類高手),否則很難讓讀者吃得開心。

前一陣子買了一些馬家輝和葉輝的書,覺得此二人的散文集的編輯做法,很值得推薦。兩位都是在香港報刊上大量發表千字文的專欄作家,而且多是根據時事所需而寫的評論文章(特別是馬家輝)。

照理說,時事評論的文章多半有很強的時效性與脈絡性,加上香港報刊的專欄篇幅都不大,然而,馬葉兩人的編輯,卻硬是肯花功夫在文稿的閱讀、編排與整理上,先是替同質性的文章分章,再透過文稿的修剪把一堆千字文編輯成一篇篇幅度較長的主題性文章,最後透過目錄與大小標,讓那些原本是日日見報的時事評論文章,竟成了一本討論某個主題(我認為是香港學)的專門著作,按照編輯過後的文稿順序來讀,有效消除了僅是簡單將文稿蒐羅排序編輯出版的平淡感,甚至能讀出一些波瀾起伏,相當有意思。

歸納整理編輯工作,實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專欄文集都還只是蒐集出版,甚少分類整理拆開重組成更具系統性的專書模式!不過,我認為原本在報刊雜誌上連載的文章想要出版後擁有其作為書本的價值,這類主題性、系統性的編輯工作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這也是資訊爆炸時代的編輯展現其守門人/篩選專業的時候。


編輯是二次創作,重要性不下於作者/稿件

看不起編輯專業,或覺得作家比編輯了不起,可以對編輯頤指氣使,要求編輯按照自己的意思修改稿件或編輯書本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說作者原創的作品是第一手的創作,那麼,編輯從事的就是第二手的創作。二手創作的重要性一點都不比一手創作低。編輯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作家。

一個好的編輯可以讓一份原本水準參差不齊的普通作品,升等成驚人的佳作(知名出版人郝明義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他編輯某本和巴爾幹有關的書籍的過程,就是標準的幫作品去蕪存菁,提煉出作品中的精華的個案)。沒有編輯相助,從書本的角度去思考作品的呈現,就算原本每一篇拆開來都是佳作,組合起來可能只是一本平凡無奇,別人早已寫過類似主題的作品。

哲學上有一句名言可以形容單篇文稿與文稿集結的關係:整理不等於部分的總和。編輯的專業,除了是連結製作書籍的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讓書籍順利出版外,更重要的,就是扮演找出作品間的內在規律、橫向聯繫關係,以某一個連作者都未必能發現的主題,將文稿統一在大主題之下,以結構有序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

日本許多暢銷作家的名作,都是因為編輯的好企劃案與最後的歸納加工整理下才誕生的。世界上有不少名著都是透過編輯的巧手才誕生的,像是《十日談》、《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里故事集》、《源氏物語》等等,將原本看似普通的短篇作品,透過某種框架將作品整集起來,成了超越時代的曠世經典。

編輯應該勇於對作者捍衛自己的專業,作者也應該懂得尊重具有專業素養的編輯的能力,彼此合作,相輔相成,才能成就傳世佳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