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6, 2009

文化政策@香港VS澳洲

《文化現場》六月號刊載了「藝術館關注小組」發起的聯署呼籲--〈抗議香港藝術館舉辦LV SHOW〉。

與友人談起,越發覺得,香港政府的文娛藝術政策和配套,一直都向中上階層傾斜,只要看看康文署電子通訊便知一二。香港政府資助或舉辦的文娛藝術活動,不單為受眾設下經濟能力、閒暇和知識水平的門檻,就連選擇表演和展覽的content provider,也傾向靠攏財雄勢大的團體。這一次,更花了600萬公帑與LV合作。

雖然自己有時也受惠於這種政策(例如花幾十元便看到超冷門的大師級電影),但也不禁懷疑,香港政府推崇高級精緻藝術的同時,卻漠視了藝術與社區之間的互動,任由藝術淪為中上階層的裝飾品……

延伸閱讀:
HKADC.香港藝術搜索頻道
香港藝術館最近豪花590 萬公帑舉辦了「路易威登:創意情感」的展覽,引起了圈中人的 ... 如果我們能瓜分一個LV 推廣show藝術館全年就能有十個關注弱勢社群的《尋樂 ...
hkadc.blogspot.com/2009/06/richard-prince.html


同日,碰巧在《節慶與活動管理》一書書看到澳洲政府的文化政策轉向:

澳洲的節慶活動在1970年代經歷重大變革,此時總理惠特蘭出面組閣,並下令成立「澳洲理事會(Australia Council)」,新的文化政策開始成形,對澳洲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澳洲委員會」下設「社區藝術節」,在當時的負責人羅斯.鮑爾的領導下發展出一套全新的策略,旨在 「鼓勵昔日沈默者站出來發聲」,並將藝術節慶帶入大街小巷的每一個角落。許多原來是社會上默默無語的一群人如原住民、勞工階級、移民等都獲邀參加藝術節慶來表達自己的聲音,營造出多元文化的環境、打破了澳洲藝術圈長久以來的菁英主義氣氛。鮑爾體會到澳洲面臨的獨特文化環境,指出:

「若論吾國之文化目標,應以融合藝術進入社區為首要。藝術家們必須成為社區的發言者,詮譯者,先知者,描繪出社區生活的實景。藝術家若離群索居或身處象牙高塔,殊難想像其人能為廣大民眾代言。因此藝術家應該永遠與民眾在一起,協助民眾拼湊起自己社區的歷史全貌、傳統風格、民俗風情、戲劇情節,並且保存人們生活的影像記憶。藝術家若這樣做,就會使他的藝術家身份更顯豐盛,成為獨樹一幟的特殊藝術工作者,藝術工作的內容也不再以模仿他人為主,也不再會譁眾取寵,反而會貼近社會大眾的生活,融入我們社會的獨特環境。簡而言之,藝術工作的實驗前鋒將在探索未來更廣闊的文化架構。」

星期三, 7月 01, 2009

日本人的虛心


日本人其實比普遍華人想像的虛心而好學得多

「要達到現代化,必須先了解西方社會的實際情況,語文翻譯似乎是首要處理的問題。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英對照的教科書《智環啟蒙塾課初步》,第一份專門介紹西方事物的中文刊物《遐邇貫珍》,和中文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都受到日本朝野的高度重視。於明治維新前由日本高級知識份子進行研修的機構「蕃書調所」抄錄成日本版,於1853年刊印成《遐邇貫珍本》、1859年成《官版香港新聞》,於日本廣泛流傳。另外,由香港德藉傳教士羅存德(William Lobscheid)編纂的《華英字典》,於1866年開始刊印,亦受到日本政府和知識界的注意,不少英文詞彙的漢譯,例如「銀行」一詞,便出自這套《華英字典》。」

--節錄自:
《日本文化在香港》(李培德 編著)
〈十九世紀亞洲視野中的香港和日本〉(李培德)
「三、香港對日本現代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