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21, 2006

《偷看他人做愛者的漫遊》


書名:偷看他人做愛者的漫遊
作者:莫拉維亞(Moravia, Alberto) 
譯者:黃文捷
出版:麥田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書名吸引,莫拉維亞對性的定義更吸引--「性是最原始的溝通方式。」

逐個故事看下去,感覺很強烈,卻說不出原因。首個短篇《那件事》開宗明義地演繹女性主義,把女性對陽具的崇拜推向極致,以人獸交帶出陽具崇拜的荒謬,從而重新定義「下地獄的女人」,為同性相愛平反。當然,故事的中心思想越顯然而見,便越容易受到質疑。何謂不崇拜陽具呢?同性之間,女性的舌頭不正扮演了陽具的角色嗎?

然而,其餘短篇卻沒如此直接易明。作者似乎想引領讀者思索更深層的意義,故以深藏不露的筆觸和情節,避開讀者反射式的抗拒。

漸漸地,發現各個故事之間的共通點 --人生的失落 。某些場景,引起人的預期,結果卻總不符期望。失落之中,卻又有些像是補償的替代品。或者,如作者所言,他正以故事來尋找人生的真實。沒錯,人生同時充滿了盼望和失落。

看下去,心思越飄越遠,不再集中於女性主義或人生觀的角度。看這本書,無法死守一個角度看到底。有時甚至懷疑,有些故事是否可以納入情色故事。然而,當內心湧現這疑惑時,便同時發現,人與人之間各種沒有直接涉及性行為的關係,其實也可以是性的一部分。驀然驚覺十個彷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短篇,正在擴闊自已對性的定義。

原來,性可以如此多樣化,並不局限於特定的對象﹑體位或動作。性,可以是分享回憶的瞬間,可以是少女長大中帶給男人的想像,可以是男女一起背負著罪疚感去尋找的刺激。性的對象,可以不是同類(人類與人類),甚至「根本不需要有性伴侶也可以有性這個長久的盼望」。

對性的想像與理解越多,便沒法輕易把性放進道德那黑白那明的框架下審視,反而更能從容地面對性。



延伸閱讀:〈一種精密又繁複的繁殖──性〉
《情色故事》,在台灣分成《魔鬼不能拯救世界》及《偷看他人做愛者的漫遊》兩書出版
《情色故事》是74歲的莫拉維亞完成於因車禍而造成股骨斷裂,只能臥床三個月中完成的。在這段艱辛的創作時間裡,他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寫字方式,即「在斜撐的桌板上,在畫有橫線的紙上寫作」,而新書將要獻給小他四十七歲的西班牙女友卡門‧伊埃拉。



La Cosa : e altri racconti
著者: Alberto Moravia
出版商: Milano : Bompiani, 1983


星期二, 7月 11, 2006

《善意的背叛》電影小說


善意與背叛,兩個對立的名詞,造就了故事的吊詭。沒看電影,卻先看了電影小說。友人深受電影那冷漠的張力震撼;我卻只能從文字中尋找蛛絲馬跡。

故事呈現了各式各樣的拉鋸:母親的保護與操控﹑女兒的反抗與自立﹑牧師的理想與家庭﹑女人的感情與自主。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寫的劇本,演繹了他父母親年輕的歲月,尤其是他那嚴肅而冷漠的父親。身為牧師的父親﹑痛苦的童年,也許解釋了他的電影為甚麼能如此認真地尋問信仰和人生。

看著看著,想起一位為理想舉家移居的朋友,和他妻子。以女性的眼光看這故事,難免氣結。為甚麼女人就得遷就﹑成全和致力輔助男人達成理想?女人就沒自己的理想?女人只能擔當助手的角色嗎?為甚麼女人願意退出就是「顧全大體」?為甚麼男人卻可以隨時離場,卻仍是風度的君子?

男主角的私生活和性格,或多或少揭示了人在信仰面前的雙重標準和虛偽,即使是熱心追尋信仰的人。劇中人的決定,彷彿在說明:對現實妥協,也可以是愛的表現。這也許是對理想一種最善意的背叛吧。

由影像到文字

電影小說的文句極簡短,捧書一天便看罷了。可惜,對時代背景的描述,對角色的性格和心態呈現,和氣氛的營造,都頗為簡略。讀者不容易代入故事,閱讀時總對角色的反應和說話,及其背後的理念和價值觀,摸不著頭腦。

另外,作者對人物和事件的敘述,都頗先入為主,言語間甚至帶點判定的意味。人物甫一出場,便彷彿被裁定了是天使般可愛或是面目可憎,很judgmental。

向友人打聽,原來電影小說並非參照電影劇本寫成,而是作者看過電影後自行寫成的。也許是從觀眾角度對電影的一種演繹吧。劇本未必就最完整地呈現故事,即使當中包含了營造故事的元素和步驟。繼而引申的疑問,是怎樣把電影轉化成小說。怎樣以文字捕捉影像才能全面而傳神?

書名:善意的背叛 The Best Intentions
作者:林黛嫚
出版社:業強
出版日期:1992 年 12 月
圖書分類:西洋文學(889 4424




*電影資料: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宣布不再拍片之后写的剧本,指定由《狗脸的岁月》成名的比尔.奥古斯特执导,并由其妻普妮拉.奥古斯特出任女主角。剧情改编自柏格曼父母的婚姻故事。其母安娜原是富家千金,偶然认识了贫穷的哲学系学生亨利.柏格曼,执意要嫁给他,不惜违背母亲的旨意。但她前往亨利的故乡结婚之后,才发现地处穷乡僻壤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此时她才回想起母亲对她有美好的用意。全片艺术色彩浓厚,在优美的北国景色衬托之下更显得女主角内心的孤寂难熬。不过三小时的片长会显得节奏较慢,欣赏这部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必须有点耐心。(來源)

The Best Intentions/ Film/ 1991/ Sweden
Directed by Bille August, based on a screenplay by Ingmar Bergman.

The best intentions / by Ingmar Bergman ; translated from the Swedish by Joan Tate.
Bergman, Ingmar, 1918-2007
London : Harvill, 1993.
圖書分類:其他日耳曼文學(839.73 BER)

星期四, 5月 11, 2006

怪女孩不幸

剛巧有份探討「日本校園欺凌」的功課。不知怎的,愈看研究資料愈火。在日本,不少學生被欺凌至自殺。欺凌的定義,是群體主導者對弱勢者發動的侵略行為。回想以前,班裡一些看來正常的行為原來很恐怖。交完功課,邊看《怪女孩出列──揭開女孩間的隱性攻擊文化》,邊咒罵某些舊同學……

作者Rachel Simmons走訪美國中小學,研究女孩的衝突模式。她指出主流心理學「戰鬥或逃跑」理論的不足──女性不被鼓勵正面抗爭,又無法逃跑時,唯有與敵人「做朋友」,慢慢報復。久而久之,女孩失去辨別敵友的能力,唯有忍受親密關係中的傷害甚至精神虐待。書中亦提及女孩的朋黨遊戲,與社會期望女性人緣好有關。社會對女孩有矛盾的價值觀,一面要求現代女性有競爭力,一面妖魔化積極進取自信的女性,逼使女孩隱藏自己,繼而互相壓制,最終失去自我。

侵略行為主要有心理、生理或暴力攻擊三種。而本書作者集中討論的是女性群體和親密關係中的心理攻擊,例如嘲弄和孤立。這是種隱性的暴力,亦最難防範,通常成人都只當嘲弄是開玩笑,而且加害者(甚至家長和學校)都會歸咎於受害者的社交能力,讓受害者懷疑自己是否正常,而無法判斷別人正傷害自己。

從不同研究和朋友經驗中,筆者看到,心理攻擊亦存在男性群體,只是方式有異而已。有時候,心理攻擊是暴力的前奏。近年,校園暴力開始受到關注,加上校規和法律所限,朋黨可能轉用心理攻勢。本書應該是了解隱性欺凌現象一個不錯的入門。原來,女孩不是天生愛講是非、搞小圈子的。

不過,本書的研究主要圍繞受害者、加害者、父母和老師。其實很多研究都指出,欺凌遊戲中有最少四個互動角色。除了受害者和加害者外,還有觀眾和途人。觀眾未必會親下毒手,卻在一旁落井下石,變相鼓勵加害者。而途人目睹事情,未必冷嘲熱諷,甚至有點同情不忍,卻怕惹禍上身。兩者都逃避了應有的責任,照理可說是幫兇。受害者被折磨得麻目了,可能變成更殘酷的加害者,延續這惡性循環。家長、老師和學校可能毫不知情,亦可能是途人一名。

不禁疑問,如果所有信徒都嚴守聖經,抱著「有人打你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這心態忍氣吞聲……?「怪女孩」其實不怪,不幸而已。


(刊於《時代論壇》第九八一期「私書房」2006年6月18日)

書名:怪女孩出列Odd girl out :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
作者:瑞秋.西蒙/著
譯者:曾如瑩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173 一般心理



Odd girl out :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 / Rachel Simmons.
Simmons, Rachel, 1966-
New York : Harcourt, 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