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11, 2006

怪女孩不幸

剛巧有份探討「日本校園欺凌」的功課。不知怎的,愈看研究資料愈火。在日本,不少學生被欺凌至自殺。欺凌的定義,是群體主導者對弱勢者發動的侵略行為。回想以前,班裡一些看來正常的行為原來很恐怖。交完功課,邊看《怪女孩出列──揭開女孩間的隱性攻擊文化》,邊咒罵某些舊同學……

作者Rachel Simmons走訪美國中小學,研究女孩的衝突模式。她指出主流心理學「戰鬥或逃跑」理論的不足──女性不被鼓勵正面抗爭,又無法逃跑時,唯有與敵人「做朋友」,慢慢報復。久而久之,女孩失去辨別敵友的能力,唯有忍受親密關係中的傷害甚至精神虐待。書中亦提及女孩的朋黨遊戲,與社會期望女性人緣好有關。社會對女孩有矛盾的價值觀,一面要求現代女性有競爭力,一面妖魔化積極進取自信的女性,逼使女孩隱藏自己,繼而互相壓制,最終失去自我。

侵略行為主要有心理、生理或暴力攻擊三種。而本書作者集中討論的是女性群體和親密關係中的心理攻擊,例如嘲弄和孤立。這是種隱性的暴力,亦最難防範,通常成人都只當嘲弄是開玩笑,而且加害者(甚至家長和學校)都會歸咎於受害者的社交能力,讓受害者懷疑自己是否正常,而無法判斷別人正傷害自己。

從不同研究和朋友經驗中,筆者看到,心理攻擊亦存在男性群體,只是方式有異而已。有時候,心理攻擊是暴力的前奏。近年,校園暴力開始受到關注,加上校規和法律所限,朋黨可能轉用心理攻勢。本書應該是了解隱性欺凌現象一個不錯的入門。原來,女孩不是天生愛講是非、搞小圈子的。

不過,本書的研究主要圍繞受害者、加害者、父母和老師。其實很多研究都指出,欺凌遊戲中有最少四個互動角色。除了受害者和加害者外,還有觀眾和途人。觀眾未必會親下毒手,卻在一旁落井下石,變相鼓勵加害者。而途人目睹事情,未必冷嘲熱諷,甚至有點同情不忍,卻怕惹禍上身。兩者都逃避了應有的責任,照理可說是幫兇。受害者被折磨得麻目了,可能變成更殘酷的加害者,延續這惡性循環。家長、老師和學校可能毫不知情,亦可能是途人一名。

不禁疑問,如果所有信徒都嚴守聖經,抱著「有人打你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這心態忍氣吞聲……?「怪女孩」其實不怪,不幸而已。


(刊於《時代論壇》第九八一期「私書房」2006年6月18日)

書名:怪女孩出列Odd girl out :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
作者:瑞秋.西蒙/著
譯者:曾如瑩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173 一般心理



Odd girl out :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 / Rachel Simmons.
Simmons, Rachel, 1966-
New York : Harcourt, 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