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30, 2007

轉載:第18屆香港書展的反思

[圖片來源:BBC中文網圖輯]

隨著國際書籍展區逐年縮細,18年後我們只能看見割裂成數個展館的香港書展,內地書商、台灣書商與本地出版商各據一方仿如宣示各自主權。自稱國際化的都市,失去了探索國際的視野……… 脫離了書本配合的書展主題,只是空洞的姿態………香港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書展?或許,是散貨場,或許,是版權交易。不同定位有不同的側重,主辦單位的「文化與產業並重」路線,這個「產業」指的是甚麼?是工具書長銷?流行讀物大賣?缺乏了多元的出版,「產業」便不能稱之為產業………(全文:書展總結 墟市中難尋書香)



和第一屆書展舉辦時的1990年相比,香港的閱讀風氣悄悄改變。回歸前後有較大差別的是讀者對「中國」題材漸漸重視,從學界到商界,過去都把眼光放在世界,現在因為兩地關係的改變,轉而關注中國內地。除此之外,香港本土文化題材的出版也柳暗花明。以往只有通史式的述說,近年出現了地區史、斷代史、專題史,甚至口述歷史…… 

(全文:書展18年成好漢
- 從第一屆書展,細說香港社會和閱讀風氣的變化)

[圖片為第一屆書展標幅; 來源:文匯報]

星期日, 3月 04, 2007

《羅馬故事》--「打工仔」的眾生相


看著看著,不禁問:有沒有人會為香港不同崗位上的打工仔﹑一窮二白的低下階層,寫一本如此貼心的書,將他們的想法﹑習慣﹑生活習慣﹑嘮叨一一呈現?

以下是書中最觸動我的幾個故事:


想掙脫困苦卻無力,潛意識預定的命運 《再見》

對生活的不滿,只能發洩到畜生 《五月雨》

每個職業背後的悲喜,怎樣盛載與塑造人生,以及委曲求全下的痛苦 《丑角》



書名: 羅馬故事(RACCONTI ROMANI)
作者:艾伯托.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
譯者:張正穎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6 年 05 月 08 日


書評:
羅馬其實,還是個複雜深沉的城市吧。
……《羅馬故事》這本短篇小說集正好對比著訴說現代平民百姓道德壓力下的小奸小惡。
……翻開讀就是了,自然會被一絲細微的負面人性牽引著,而且竟然也隨著不自覺點頭,深深同意。唉呀,這不就是平民的思考嗎?誰敢保證自己沒有無關仇恨的忌妒?誰能說自己永遠不以貌取人?哪個知識份子絕對不會完全看不起不識幾個字的鄉下姑娘?你能公正地衡量所有是非,從無雙重標準?存在於自身心中的黑暗也許未顯現出來,透過《羅馬故事》平實的筆調卻表達於無形。
在對偉大古羅馬城的認知之中閱讀《羅馬故事》,實在感到矛盾;但仔細想想,羅馬哪有幾個凱撒屋大維,何況二十一世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成功的心機,就留給做大事的人吧!偶而一點點違背道德的心裡話,歡迎到《羅馬故事》來複習。
……固然好的長篇風味獨絕,我還是比較喜歡短篇小說,尤其是出色的短篇小說集。一本出色令人喝采的短篇集可不是一堆七拼八湊的故事印在紙上集結成書就算了事,嚴格來說自有作家的獨到營運而後才能躍然紙上,雖然篇篇獨立看來好似一個個的破碎片段,但整體自有佈局,經營出一種長篇難以呈現的細節和整體感,像是作家刻意立於高處藉由望遠鏡引領我們看一片群居聚落,鏡頭忽遠忽近,角色既不同形貌卻神似。每個精巧設計的故事,迂迴婉轉,循循善誘,如同一齣齣精采的短劇,透過反諷和自嘲表達出小人物千迴百轉的生活形態與悲歡喜苦。
以上就是我看完艾伯托-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的短篇小說集---羅馬故事的直觀感受。……

參考資料:

內容簡介

《羅馬故事》是二十世紀義大利最重要的『新寫實主義』小說大師──莫拉維亞創作高峰期的短篇代表作。六十一則短篇小說,道盡了大千世界中,人生的甜酸與苦樂。
一個剛剛重獲自由的男人,卻在出獄時不小心說了『再見』,彷彿預告了自己的噩運;一個被愛情沖昏了頭的小吃店工人,和女友共謀殺害她父親的完美計畫,卻在最後一刻因為一匹馬而出現意外的轉折;一個不識字的鄉下女孩,到視書如命的教授家裡幫傭,從此教授家裡的書竟逐漸不翼而飛……
工人、理髮師、計程車司機、女傭……這些大城市中的小人物,因生活所迫,千方百計甚至不擇手段地為生存尋找出路。莫拉維亞透過自然平實的文采,在獨特的莫氏幽默中摻雜了不露痕跡的同情,為社會眾生相下了最動人的註腳,更讓我們看到了最深沉的人性!

作者簡介

二十世紀義大利最重要的新寫實主義小說大師。二十二歲即出版了處女作《冷漠的人們》,初試啼聲便廣獲好評。他的作品充滿了自省意識,批判自己所屬的資產階級冷漠、墮落的習氣,而由於批判的對象正是當時執政的法西斯政權的主要支持者,也因此招來政治的打壓。
二次大戰結束後,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興起,莫拉維亞也以長篇小說《羅馬女人》正式晉身為新寫實主義作家。其後陸續以《短篇小說集》獲得史特雷加文學獎、以《羅馬故事》獲得馬佐托獎。在《羅馬故事》中,他還特別加入羅馬方言的元素,成功地打動人心,並曾被拍成電影,可以說是他新寫實主義風格的代表作。
莫拉維亞的其他多部作品亦曾被改編拍成電影,例如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大師狄西嘉曾將《兩個女人》和《裘恰拉姑娘》分別拍成電影,其中後者由影后蘇菲亞羅蘭主演,並成為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之一;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高達則將《正午幽靈》拍成電影『輕蔑』;而義大利當代電影巨匠貝托魯奇將《合模人》拍成電影『同流者』。
莫拉維亞的作品洞察人性,以平實的筆觸描繪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抒發小人物的心聲,在在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而他不隨波逐流的個性,更使他成為一位不斷挑戰自己、也挑戰讀者的作家。在他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共發表了十七部長篇小說、十二部短篇小說集、十部劇作、十部評論集和遊記。作品至今已被翻譯成三十七種語文版本。


網上試讀

星期日, 2月 11, 2007

《身體都知道》

書名:身體都知道
作者:吉本芭娜娜
譯者:陳寶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2 年 01 月 28 日

筆觸淡然,讀來卻心頭一緊。竟如此沉重?吉本寫的,只是平凡人的感情。

「家庭的組合不見得一定要有血緣關係。」

首先想到朋友,看下去卻發現不止於此。身邊的﹑遙遠的﹑認識的﹑不認識的﹑活潑的﹑蒼老的﹑逝去的﹑未出生的﹑是人﹑是物,組成一種無形的網絡。對植物的感情﹑對孤身隻影老同事的關愛﹑在困難中扶持過自己的舊同學,甚至半夜遇上的一夜情對象,都能滋長出揪心的沉重﹑不捨和感激,影響著人的生命軌跡。

戳破典型感情模式

十三個短篇全用第一人稱,但每個「我」性格不同,人生觀各異。作者呈現出主角細碎的經歷﹑感受﹑思緒;帶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切膚感受各種際遇對他﹑她或它們的意義。雖旁觀,感覺卻極其真切。故事中人不再是平面的「父親」「母親」「女兒」「情人」「同事」。個性和經歷,建構出一個立體的人,每段關係亦因而獨特。作者戳破了以關係為本的感情模式,豐富了讀者的感情觀。人與人之間並不局限於特定的關係或角色,正如人的感情不受制於彼此的稱呼。根本沒有所謂「典型」或「模範」的相處模式。硬把一段關係套上某個名詞,然後固步自封於該名詞底下僅有或「該有」的感情,就像削去人性的多重面貌。

「生命像是一個療傷的過程。」

吉本輕描淡寫,卻寫進人心,揭開遺忘已久的傷口。部分故事又不乏樂觀,流露生之盼望,彷彿為傷口重新敷藥,作為沉重以外的鼓舞。畢竟,寫作和閱讀,只是漫長人生(療傷)之旅中的一段路。也許,人生總有不能痊癒的傷口。即使未見好轉,也得走下去,交託給生命的軌跡去醫治。



內容簡介
 《身體都知道》是吉本芭娜娜的短篇小說集。收錄13篇作品。主角皆為女性,但沒有一個是結婚、做母親的。反而,無論年紀多大,她們的身分是「孩子」。作家新井一二三看過本書就說︰這本書與《廚房》驚人地呼應。
 本書觸及到父母離婚、童年回憶、婚外情,以及種種奇特的遭遇。其中〈馬虎〉一文的主角,年紀剛滿 30,在咖啡店擔任服務員,卻與 60 多歲的老闆發生性關係,最後說著「深刻地考慮就很麻煩,所以我不再考慮了」。
 誠如吉本芭娜娜本人所言,這是她個人第一部描繪性的作品。不過她仍舊不同於歌頌肉體的當今日本女作家,畢竟對注重療癒人心的芭娜娜而言,性的產生若無愛的支持,世界便變得不可思議……。

延伸閱讀:
1.閱讀心得─吉本芭娜娜〈身體都知道〉
……〈身體都知道〉是由十幾個短篇所組成,小小的可惜是書名和內文並不相合,不過若釋能解釋成靈與身的正面感應才是療傷的方向,這也許就是書名和書中所要傳達的小小呼應。
有趣的是其中有一篇和符傲思的〈The Collector〉(蝴蝶春夢)有點像,故事中有同樣是被軟禁的女主角,當然吉本的處理是溫和的多了,這是我覺得不太自然的一篇。吉本擅長的是抒情層面的心靈抒寫,處理比較有爭議性的部分沒有那種驚悚成分,倒是在主角心情的轉變上相當用心,而且看她的書會很快,比較又成就感……

2.孤獨的共感
……雖然一直都蠻喜歡吉本小姐,不過這次開始冒出想認識這個人的願望,那些怎麼也想不通的,或不願意想通的困難與糟糕之處,她竟然都知道。「無法停止的時間不僅是為了讓人惋惜,也是為了讓人們得到一個又一個的美麗瞬間而流逝。」傷痛是與生命伴隨的永不分離的一種本質,她是否已經能夠坦然面對?……

星期一, 1月 22, 2007

《有些話,不知如何跟你說》

書名:有些話,不知如何跟你說
作者:人二雄
出版:皇冠(臺北)
出版日期:2006年6月

多久沒跟自己打招呼了?

有人渴望預視自己的未來,有人幻想扭轉自己的過去,更多的人寧願忘卻自己。

這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剖白,帶點實驗的味道──作者穿梭個人不同階段,找來少年﹑壯年﹑老年的自己交錯對話,試圖探索自己。隨著看女人的目光下移﹑範圍擴大,男人察覺到自己變了。他審視的,不是女人,而是自己少年與中年的不同心態。半帶懺悔似的,嘗試整理對人生的感觸。

昨日.今日.明日

年少的自己闖進今日的世界,質疑起中年人生的老成﹑妥協﹑麻木﹑恐懼﹑逃避,希望重燃心底僅有的童真與不覊,留下似曾相識的憤世嫉俗,伴隨中年的茫然。

中年的自己回到舊時,帶著規勸,像個長輩,嘮叨著想把經驗傾囊相授。給年少自己的忠告,每每就是中年人曾碰壁﹑失去﹑遺憾的。就像是補償,中年人作出勸說,以彌補自己當下的悔疚,同時幻想當時自己能早些得到提醒,或者不那麼自負。

老年的自己也許還會探望少年和中年。然而,野心也許不大了,只當作一次回憶之旅,不強求改變過去,只想在當下滿足曾經難圓的願望。

看著人二雄與過去對話,起初認同年輕時的是非分明,漸漸認同年長時的淡泊,是否意味著心態上的蒼老?作者的自我對話,像一面鏡,讓人觀照出自己的模樣,無論是看不見或不想看的。

原諒自己

年幼時,備受父母師長誘導訓戒,生怕終有一天變壞,不復赤子善良。風霜過後,回望童年,是甚麼滋味?心態的轉變,賦予人新的標準,好容納自己。然而,昔日的自己會看不起今日的自己嗎?

回首前事,總自覺往昔很傻。是人成長了?還是與現實妥協了?今日的自己,會否反過來討厭過去的自己?

透過書寫,原來可以安撫曾經孤獨無助的自己。彷彿在撫摸自己的手臂,對自己說「對不起,我愛你」。從而真正接受自己,不再厭惡自己有多糟糕,就像懺悔的人得到寬恕一樣。

幾許歲月,我們多少學會怎樣敷衍應酬不同的人。驀然回頭,原來,跟自己說話,才最難開口。

作者簡介  人二雄是電視製作人、是作家、是漫畫家、是黃金獵犬的主人……月初領薪水,月底前花光,及時行樂的模範生。在情感上,等待過幾個人,遺忘過幾個人,仍迷路在傷害與被傷害的輪迴中。環遊世界一圈過後,他發覺住得自在比看盡所有名勝重要很多。因為愛看漫畫,也手癢畫了一些幽默漫畫調劑生活與工作,出版《非常辦公室》、《電視好國民》、《東區男子公寓》等漫畫作品後,受到廣大讀者喜愛,同時扮演著知名製作人暨漫畫家的角色。然後又抽空畫了《愛的自然現象》、《愛失禁》、《男人的205種脆弱》、《我的巧克力男呢》抒發他的愛情觀,在網站上引起許多迴響。

內容連載

延伸閱讀:

1. 人二雄現象…… 文◎LIZ
……閱讀人二雄的《有些話,不知如何跟你說》,有真摯的內心告白,畢竟一個人的過去打造了現在,像是大峽谷一般,層層疊疊,哪一層才是主軸,已說不清楚了。人二雄說著他的愛情和感覺,不知為何,我讀著卻有點羞赧,是因為人二雄太不設防,試圖掏心挖肺的交代,『有些話,不知如何跟你說』的結果,卻是綿密的說了一切,會懂得的,至今仍不明白的,都不假思索的全說了……

2. 我承認我是偏頗的,對於人二雄
當然,他不能代表大部分的男人,但是在閱讀著他曾經歷過往的種種,卻發現心境上的感觸與身週所觀察,竟是那麼的貼近……對於愛情觀察的憧憬落實、對於自由飛翔後的休憩、對於荒誕過往的不羈,都是經歷,都是他的一部份。我想,男人或許也不過如此……

《洗澡》有感



書名:洗澡
作者:楊絳
出版:三聯書店/時報出版/人民文學
出版日期:1988年12月

(未看原著者請留意:本文將提及書中情節)

想看楊絳的《洗澡》,緣起自何韻詩和黃耀明《禁色》一曲的MTV,澡堂內為感情而掙扎的影像和原著有關知識份子「洗腦」的節錄,相形之下頗有深義。

看第一部分時,不禁佩服楊絳對人性觀察入微,並透過簡單對話呈現人物心理的功力,尤其常借姚宓(其中一位女角色)的口或眼或心思,描繪假道學和正派學者的面貌。筆者對「思想改造」那個時代印象模糊,幸虧作者娓娓道來每個角色的家族身世,讓筆者能大致感受那局勢底下小人物的感受與困頓。

書和琴──知識的象徵品

兩段情節特別深刻:一﹑姚宓捐贈亡父所遺藏書的過程;二﹑許老太霸道地問姚老太借琴給孫女玩的周旋過程。書和琴,象徵著學識﹑身份﹑氣質,劃分了書香世家與酒肉富戶的差別。故事中人(學者們)對書和琴的態度,其實代表了那高舉破舊立新的年頭裡,人們(包括知識分子)對知識的態度。某些心態,其實今天仍見於部分做學問的人身上。

姚宓不時擔心亡父藏書被偷。因為貪求虛名而搞研究的人,本身並不珍視知識,只盲目追求比別人優勝;即使一竅不通,仍想獨霸象徵知識的物件,甚至不擇手段從別人手上搶來。那年頭的政治氣候,正好讓他們有借口,逼迫擁有知識的人。覬覦知識象徵品的,不單再新社會裡依仗政治權勢的學者會,沿襲傳統社會風氣的長輩亦然。這彷彿是人類愛妒嫉的習性。許老太硬要借琴,不代表她渴求知識,她只是仰慕鋼琴那雍容華貴的氣派,好附庸風雅一番。鋼琴在她眼中並不珍貴,只是一件可供她孫女取樂的玩具﹑一件廳中點綴。因為虛榮與貪念,人們總將象徵與內涵本末倒置。

學者心態的轉變

闡述轉變之前,作者描寫了當代學者的眾生相。是的,他們中間像個戰場。不懷好意的人拚命搶奪﹑扣押研究資料,就像士兵搶灘。由「假道學」混飯吃﹑打公家資源主意﹑爭做主席的心態,到拉攏權威,演變成學者間的黨派鬥爭,作者似乎看透了象牙塔的清高外表。時至今日,即使在學者之間,讓人痛心或不屑的鬥爭依然繼續。

然後,作者寫到轉變。書中對文革期間的心理描寫很淡然,沒有悲慟與壯烈,只有想辦法應付難關的苦惱心情,欲言又止的壓抑,和怕得敢不隱瞞的徨恐。受壓抑的,是人性的脾氣與感情,也是知識份子的傲氣與風骨。學者們沒有甚麼反抗或亢奮,逆來順受的履行義務(命令?)。不單放下身段,連自主性﹑身份﹑尊嚴都放下了,就如脫下衣服般迅速。只是,人文質素一旦放下,並不像衣服般容易穿回。

淡淡然描述至此,作者再回到當初「洗澡」的原意。結論是,「洗澡並不成功,因為人們不是自動自覺。」此書出版時,文革結束了近十年,但作者沒有開宗明義地數說文革如何破壞人文精神,卻透過結局,輕輕的揭示:所謂「洗澡」,沒有真正改變人性的黑暗面,只是把各人的傷口重新掘開,在上面灑一片鹽。


延伸閱讀:

1. 讀楊絳《洗澡》(施蟄存)
《洗澡》給我的印象是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精神表現在全書的對話中。一部小說中的對話部分,不是為故事展開服務,就是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一部《紅樓夢》中的許多對話,絕大部分都是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的。沒有這許多對話,就沒有一部《紅樓夢》了。《洗澡》的作者,運用對話,與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都在對話中表現出來,一段也不能刪掉。……

2. 知識份子的脊梁骨是怎樣被打斷的 (許志林)
為了理解那批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份子,如何拋棄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從而轉變成了唯唯諾諾的應聲蟲,我找來楊絳女士所寫的小說《洗澡》和于風政教授所寫的描寫當代中國知識
份子歷史命運三部曲之一的《改造》。……

3. 愛情因為缺憾而美麗? ——讀楊絳的《洗澡》
讀大師的作品,常會有一種誠恐誠謊的感覺。倒不是擔心大師無法企及的高度讓自己渺小到無地自容,而是怕那些人類智慧的大師,以明察秋毫的銳利洞察了那些無處不在的人性弱點,並且將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看不透,看透也不想說透的人性弱點殘忍的點透說穿。讀楊降的《洗澡》再次讓我們感受到這樣的惶恐。……

4. 圍城與洗澡,一加一會大於二哦
大概只要看過楊絳寫的「洗澡」,難免要拿來和她丈夫錢鍾書的「圍城」略加比較。尤其夫妻一同生活了大半個世紀,一起經歷風霜雨雪,結識相同的友人,由他們二位共同的人生經驗中,擷取相同或類似的元素,各自寫成一部小說,兩本書相互對照,實是單單閱讀其中一部所不會有的額外樂趣。……